銅包鋼絲的生產方法很多,主要有熱浸鍍法、銅帶壓接法、焊管包復法、鑄造熱壓法、電鍍法等,國內以電鍍法生產為主。由于在高頻情況下, 鋼芯表面只有達到一定厚度的銅層時,其導電性才能和相同直徑的銅線相近,因而銅包鋼絲的鍍銅層一般是較厚的,根據不同的電導率的要求,鍍銅層要達到數十微米意思。
為此,用電鍍法生產銅包鋼絲采取了預鍍和主鍍的兩步法電鍍工藝,其中,主鍍一般采用沉積速度較快和生產成本較低的硫酸鹽鍍銅工藝,而預鍍目前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氰化預鍍銅,一種是預鍍鎳。
兩種預鍍工藝各有所長,氰化預鍍銅成本較低,對鍍前處理要求不太苛刻,但是存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并嚴重地威脅著工人的身體健康,國家已命令禁止,在近期內要淘汰這種落后的生產工藝。
預鍍鎳雖然相對來說,對環境污染程度較小,但是預鍍鎳在銅包鋼絲產品中僅僅是起到鋼絲基體和酸性鍍銅層的結合作用,對提高銅包鋼絲的導電性無任何作用(鎳的導電性和鐵相近)。
另外,由于近年來金屬鎳的價格持續飆升,致使電鍍鎳成本大幅上升。前些年,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有許多銅包鋼絲企業竟冒著環境污染的風險改成氰化預鍍銅工藝,這是我們十分不希望看到的倒退現象。
鑒于上述原因,探討尋找一種成本較低,環境污染小,并那保證銅包鋼絲質量的預鍍新工藝勢在必行。